落笔清风,墨竹莲心——品黄建培新作有感
19次阅读
2025年9月20日上午10时,燕京书画社美术馆内墨香氤氲,宾客云集,“乡愁·韶华——许立忠中国画作品展”在此隆重举行。...
近年来,黄建培的创作题材日益丰富,从山水、人物到花鸟,每一次题材的拓展,都是他艺术探索的新旅程,正如董其昌“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
多年惦念化作笔墨,周波老师的画作不仅是他个人艺术的沉淀、此次采风的答卷,更成了记录潮汕的鲜活“水墨档案”与承载潮汕文化的生动注脚——那些画中的潮汕景点...
中国画自诞生以来,从未有过绝对的写实造型或绝对的抽象造型,始终处于二者之间的意象造型范畴。长期以来,“笔墨与造型如何结合”一直是中国画领域的难题。...
2025年8月24日上午,“坚定文化自信 书写时代华章”第二届笔阵新篁——颜桢展师生作品展在广州市增城区图书馆盛大开幕。...
主题性花鸟画是继工笔花鸟画、小写意花鸟画、大写意花鸟画之后,花鸟画在当代发展的重要新形式。...
2025年6月29日下午15时30分,“澄怀观道——梁钊文山水画展”在佛山市南海区映月湖环宇城4楼映美术馆正式开幕。...
当文艺乡贤的赤子之心与传承弘扬闽东之光的使命在福建寿宁相遇,当陕北黄土地的雄浑气象与寿宁山水的灵秀气韵交融,一场关于艺术反哺、文化共鸣的水墨盛宴,正在...
今夏(多幅画作标注“乙巳端午”),福建画家陈伟走进林则徐故居、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出生地写生创作,聆听青瓦白墙诉说百年风雨,追忆这位民族英雄、世界禁毒...
一种融合工笔、写意等多种技法,注重时代主题表达的“主题性花鸟画”新形态逐渐形成。郭怡孮、王晋元、李志向、方楚雄、郑瑰玺等是这一领域较有成就的代表画家。...
第二季延续首季“音乐+戏曲”的跨界核心,邀请两位风格迥异的音乐人——陈鸿宇与李佳隆,分别带来融合作品《不说话的人》与《路下辙》。...
7月16日,姚琛出演的首部古装剧《万古最强宗》正式杀青。姚琛目前待播作品中的《万古最强宗》与《耀眼》,均为万达电影2025超级娱乐剧集片单中的重点精品电视剧...
程剑宇,河南周口人,主攻工笔花鸟和没骨画。近期她释放的一批莲画引人瞩目——没骨技法让笔下的莲挣脱工笔线条的束缚,于宣纸上自在生长。...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画风与表现形式的重大转变。主题性花鸟画作为一门新兴的绘画学科,也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推动花鸟...
彭嘉,斋号:木二轩主人,江西省宁都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协会艺术刻字委员会委员。作品被浙江省文化馆收藏,作品多次刊载于《书法报》等专业报...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黄建培国画作品《亮剑卫中华》浓缩了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的“挥刀斩敌首,血肉筑长城”的悲壮诗篇,予世人时刻敲响警钟:勿忘国耻。...
技法的包容性强。在绘画实践中,工笔的表现技法,小写意、大写意的表现技法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有一个前提是要配合画面实际需要。...
这些作品的创作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既有广东信宜、和平、南雄、吴川、海丰等地的岭南风情,也记录了陕西西安的历史厚重、河南太行山的雄浑壮阔。...
多年来,沛锐通过从赖少其、陆俨少等近现代名家作品的研习中汲取书写性用笔的灵感,使其形成了苍茫厚重的绘画风格。...
2025年6月20日,大河意象·黄河文化美学研究之中原书画名家推介工程——“青墨织韵 利笔生辉”李青利中国画作品展开幕式在郑州美术馆瑞达分馆隆重举办。...
什么是主题性花鸟画呢?李志向先生对其定义是:运用写意的笔法,融合工笔花鸟画、小写意花鸟画、大写意花鸟画的技法之长,通过对表现对象进行层层叠加,综合运用...
2025年6月15日,第三届“书画文脉 薪火传承”广州市青年书画家师生作品邀请展在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400余幅作品,在广州文化公园西关苑...
此次新创作的作品里,白色在画面中占据一定比例,营造出一种洁白而深邃的艺术意境,引人遐想。陈允光跳出传统写实风景油画的框架,侧重于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内在情...
这是一幅工兼写的佛画,亦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禅画。周晶博士为创作此画,走遍全国灵山圣水,在湖南郴州游历期间参访湘山寺,以释全真为原型,融入了诸多独特思考。...
2025年5月28日,在天津市群星剧院,由天津市文联主办的“德艺领航 文艺星光”天津市第八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第十二届“文艺新星”表彰盛典隆重举行...
邱健彬执着于书画印追求,显然需要一种特别的定力。在艺术探求的颠沛行程中,他体现出难得的天份与悟性。在我看来,其绘画、书法与篆刻“三栖”的最为重要之处,...
在岭南春日的漆香里,我初次邂逅叶国才的《马·云》。画中那匹昂首嘶鸣的骏马,似要冲破漆层桎梏,以斑驳肌理与灼人目光直抵心魄,令人不禁发出“千年漆艺濒危?...
2025年5月20日至30日,“塬上云渚——叶茂林教授师生陕北水墨写生展”于百年学府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展出。这场跨越千里的“视觉转译”画展,以“突破传统程式、...
2025年5月,中国书店正式出版发行了佛学博士、新意象禅画创始人周晶的学术专著《禅海拾贝——中国历代著名画僧研究》。...
陈伟这类描绘福州山水的长卷,全景构图上大致以横式线条为主,描绘层次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他以富于变化的笔触,倾力绘制于山、乌山的各个人文自然景观,使之错...
当观者驻足画前,见亭阁俨然立于鸿蒙之初,听松风隐约传来太古清音,便知此中真意,早已超越笔墨形迹,直指道家美学的终极关怀——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为漂...
孟昭中的创作不仅是个人乡愁的载体,更是这个时代对“根在何处”的庄重回应——在笔墨游走间,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童年,更是一个文明在现代化转型中留下的...
2025年春节过后,大家陆续开工之际,他创作了首张以苏州虎丘塔为主题的浅绛画。这一作品的诞生,标志着他正式开启了“走出福建,绘更广阔天地”的征程。...
至于细节、点景等部分,它们属于理性创作范畴,后续可慢慢雕琢完善。所以绘画前期一定要凭借感性,感性是源自生命与血液深处的激情,是从灵魂深处被唤醒的力量,...
西双版纳,这片被大自然厚爱的梦幻之地,全年平均温度惬意地徘徊在20℃左右。尤其是在凛冽寒冬,当别处被严寒无情笼罩,陷入一片银白时,这里却温暖似春,阳光轻...
以黄艺冰近期受邀参加“巾帼丹青颂泰宁”中国女画家协会福建泰宁采风行活动所创作的泰宁系列画为例,在我看来,她已然跨越了“师自然”的阶段,迈入了“师我心”...
童年时受画家祖父与父亲熏陶,庭院修竹、巷陌鸡犬、湖涧蜻蜓等场景深植于心,埋下艺术种子;广州美术学院本硕阶段的系统研习,让他深谙花鸟画的文化密码,注重人...
周波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艺术领域已深耕三十年,其艺术实践始终以写生为根基——20多年来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名山古镇,亦远赴欧洲大陆与东南亚。...
目前,将泉州惠安女区域性绘画元素融入当代水墨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较少,而他正致力于发挥这一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水墨画技法与观念变革。可以预见,他在惠女题...
当传统花鸟画多以男性视角构建雄浑(如黄宾虹“积墨法”)或率真(如齐白石“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范式,程剑宇则以女性视角拓展新的叙事维度。...
吴端荣精通多达七种画种,涵盖油画、国画、水彩、水粉、漆画、版画以及综合材料。在深入了解吴端荣多样画种背后的艺术世界时,我曾思考,是逐一剖析每种画种的技...
周波古城画作的魔力,在于营造出“时空虫洞”般的沉浸场域。观者目光游走于西安古城图时,既可见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唐韵,又能邂逅贾平凹笔下城墙...
曹程林不仅在绘画创作上致力于传承与创新宋画,还积极投身于宋画知识的传播,当起了宋画宣传官。他举办讲座,向大众普及宋画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让更多人认...
李丛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元,犹如一幅宏大的生活长卷,全方位地囊括了生活的万千景象。从《迎春纳福》中喷薄而出的新春欢悦,到《中秋佳节》里扑面而来的团圆氛围;...
在互联网快餐时代的喧嚣中,黄丽祯始终坚守着内心对书画艺术的纯粹热爱,她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进益。...
在福建,画家们将工作室化作修行道场,把写生旅途视作朝圣之路。他们远离浮华,甘守寂寞,只为在画布宣纸上镌刻经得起时光淬炼的印记。...
建培先生早期创作过不少国画人物作品,造型严谨,形象生动,有笔有墨,具备深厚的学院派功力;后来创作题材更为广泛,山水、花鸟皆入画中,包括扇画。...
陕西汉中的吴鹏,其笔墨线条灵动飘逸,于宣纸之上勾勒出一片清新脱俗的艺术天地。那线条恰似有轻柔的清风一阵阵,悠然拂过纸面,带着灵动的韵律,每一笔都仿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