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丹青写就惠女志:叶茂林教授的“惠女精神”图

八链艺评· 2025-5-9 10:40 阅读 398 评论 0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叶茂林教授,频频以福建地域性民俗特色的惠女作为绘画创作题材,屡屡入展获奖。2024年,他与研究生许毓珊共同创作的《惠女风情沁华章》,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中荣获“进京作品”奖。

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展出。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近六千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最终仅220件入选,其中进京作品24件,叶茂林、许毓珊的《惠女风情沁华章》便在其中。

《惠女海丝情》 180cmx24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这一作品的脱颖而出,离不开叶茂林教授对惠女题材的多年深度挖掘与独特诠释。惠女群体形成的惠女文化,是泉州惠安至关重要的地域文化标识,也是泉州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文化IP,尤其是“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链”的惠女装束,以其独特风格和美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叶茂林教授在画作中生动展现了泉州“惠女精神”——艰苦奋斗、乐观勇敢、勤劳朴素,以及“泉州魂”——爱拼敢赢,引发很多人的共鸣。这与闽南语歌手叶启田《爱拼才会赢》中“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传达的精神情怀如出一辙。

《惠女风情II》 190cmx146cm 纸本水墨 2009年

福州晚报曾在专题采访叶茂林教授的文中提到,他自2009年便开始投身惠女题材创作,多次深入泉州惠安县考察采风,用画笔和相机记录所见所闻,细致观察惠女的生活与劳作。惠女身上蕴含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拼搏精神,不仅激励着他不断努力奋斗,更让他在创作中对惠女题材多了一份热爱,无形中向更多人传递“惠女精神”、讲好福建故事。

“惠女精神”一词最早于1963年6月4日在《福建日报》社论《惠女颂》中提出,其背景与惠女水库密切相关。“三日没雨闹旱灾,一透大雨成水灾”,这句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惠安县面临自然灾害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3万多名惠安女响应政府号召,在艰苦条件下仅凭有限人力创造奇迹,建成库容达1.2亿立方米的惠女水库。这座水库不仅是泉州第二大水库,更是全国唯一以女性为建设主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潮起》 190cmx135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叶茂林教授的惠女画作中常有惠女挑石头的场景,他深知惠女精神背后的沧桑。女人身躯虽柔弱,却未被生活压垮,毅然承担起社会责任。

他笔下的惠女,将惠女漂亮动人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透过作品,观者既能看到她们的绰约风姿,也能感受到她们背后日复一日、毫无怨言的坚守,仿佛在默默倾诉着过往与未来。或许,这正是绘画艺术的魅力——用画笔勾勒地域精神风貌与动人故事,让观者不由自主沉浸其中。

经过多年积累,叶茂林教授的惠女代表作品有《丝路情》《惠女海丝情》《渔女海丝梦》《海潮之声》《海丝梦》等,多幅作品参展获奖:《惠风》获第五届福建省青年美展二等奖,《海潮之声》入选“八闽丹青奖”第二届福建省美术双年展,《渔女海丝梦》入选“水墨融情海丝梦”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惠女海丝情》入选“海丝情·中国梦”——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海丝梦》 190cmx228cm 纸本水墨 2019年

除创作外,叶茂林教授在理论研究领域亦成果颇丰:多篇论文发表于刊物杂志,获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及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还获评省教育厅“优秀指导老师”、福建师大教务处“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目前,将泉州惠安女区域性绘画元素融入当代水墨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较少,而他正致力于发挥这一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水墨画技法与观念变革。可以预见,他在惠女题材创作之路上将走得更远。

(本文作者:郑梧沐,艺术媒体“八链名人”主编)

艺术家简介:

叶茂林

叶茂林,男,1977年9月出生于福建寿宁,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2年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本科毕业,2008年福建师大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全国首届)国画专业毕业。

2014年-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校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刘进安教授,研修课题《现代水墨绘画的图式与创新》。

2019年-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高校国内访问学者,导师王晓辉教授,研修课题《水墨人物写生与创作》。

花鸟画从学于写意花鸟画家邵坦中老师和宋展生老师。

曾主持承担福建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以及福建省教育厅、福建师大相关课题项目。

致力于当代水墨画创作的图式研究和表现,在创作和教学过程中始终努力保持个性化的创新和创造性,并能将教学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之中。

作品和论文二十多篇次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观察》《艺术百家》《国画家》《福建日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省内外刊物报纸。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及省市各类展览比赛。

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叶茂林人物画作品选》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水墨探赜——叶茂林作品集》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24年1月,举办个展“乡心墨缘——叶茂林水墨画作品展”,展出叶茂林近年来创作的山水、花鸟和人物水墨作品近80幅。受到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央广网、福建日报、福建省人民政府网、宁德市人民政府网、东南卫视、福建电视台福建新闻联播、新福建客户端、澎湃新闻、学习强国、东南网、福建文艺网,海峡导报、今日头条、闽东日报、宁德晚报、宁德广播电视台、今日寿宁,寿宁文艺等20余家媒体相继报道和转载。

《丝路情》 205cmx180cm 纸本水墨 2024年

附文:

《叶茂林:水墨探赜,艺道之沉淀》

文/郑梧沐

叶茂林者,水墨画坛之俊彦也,以深湛艺境与独特新见,卓然于当代水墨画界。其籍福建寿宁,怀艺道热忱与执着,以笔墨为舟,航于艺海,书写精彩篇章。水墨之作,既承传统精髓,又融现代创新,独树一帜,蔚为大观。

余与叶茂林老师交游久矣,彼常言艺术创作之艰,尤叹创新之道难行,艺术灵感或有时而不至。每自叹画技未若他画者挥洒自如,致作品不多,心甚惑焉。然其矢志不渝,穷心力于新法探索与创意构思,以求水墨画之突破升华。其画兼具传统水墨雅韵与现代艺术新意,别具一格。彼善捕生活微末,运水墨灵动变幻,化平凡之景为生机盎然之艺品。

《水墨探赜——叶茂林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4月)

历时逾岁,叶茂林之画册《水墨探赜——叶茂林作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刊行于世。此册汇集其近年水墨人物佳作、水墨风景写生及表现性水墨探索等作品百余幅,诚为其累年创作之硕果。每幅作品皆为其生活感悟与艺术思索之结晶,既显其水墨画领域之深厚底蕴,又彰其对艺术之不懈追求与创新精神,凸显独特艺术视角与创造力。

画册出版之际,叶茂林得诸多师长鼎力支持襄助。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进安教授与中央美术学院王晓辉教授,作为其访问学者导师,对其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影响深远。诸师长之助,实为叶茂林艺道注入无穷动力与信心。

叶茂林之艺术成就,非仅现于作品,更显于对艺术教育之热忱。作为研究生导师(如今亦是博士生导师),彼始终关注学子成长,悉心传授艺术理念与创作经验。其深信,艺术乃表达自我、感悟世界之途,亦为传递文化精神之力。故致力于培养具创新与实践能力之艺术人才,为中国艺术教育贡献良多。

深知艺道无止境,叶茂林老师未敢骄矜,惟怀谦逊之心,矢志求进。其艺道仍在延续,将借笔墨之韵,书写更多震撼人心之艺术篇章。吾辈期待其未来艺道愈行愈远、愈登愈高,佳作频传,于艺海扬波,带来更多艺术盛宴。


来自: 八链艺评
文章点评